新闻中心

人事代理和合同制哪个好

人事代理和合同制哪个好

编制教师和编外教师区别 编制教师工资待遇及优势有哪些?-今日快讯-齐鲁晚报网

编制教师和编外教师区别 编制教师工资待遇及优势有哪些?

教师编制,全额或者差额事业编制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有最低服务期限一般为五年,经过试用期,你会缴纳正规文件成为一名事业编制人员,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大家经常会听到在编,非在编也就是编制外,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啥区别?今天以教师岗位举例,教师岗位分为三种:

1.教师编制,全额或者差额事业编制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有最低服务期限一般为五年,经过试用期,你会缴纳正规文件成为一名事业编制人员,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2.劳务派遣,当然是签合同的,一般的合同期限为3年,是派遣人员和劳务公司签订,为学校服务。享受一般待遇,无晋升机会,待遇和正规编制老师也有差距,另外保险公积金之类差别也更大啦。

3.顶岗老师,也就是临时老师,不用解释大家也知道,是学校为了补充在编老师的不足,而临时聘用的老师,费用有学校出具,所以很多条件距离劳务派遣都有差距

编制和非编的具体区别:

1.有编制可以调动,有相应的职称工资并可以晋升,退休后享受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

2.无编制的学校教师往往属于临聘人员或者劳务派遣老师,无法晋升,无法调动,即你只属于某一学校临聘人员(俗称代课老师或顶岗老师)或者劳务公司派遣员工,往往也无职称,更无职称工资(非在编教师,有职称也无法聘任),退休后的待遇按照与当初所在单位签订的合同处理。

在私立学校中,因学校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帮其工作人员缴纳社保,所以退休后一般享受社保待遇。在公办学校中的临聘人员,因为财政困难等原因,一般不帮其缴纳社保或者只缴纳部分如工伤保险。

劳务派遣老师由劳务派遣单位代为缴纳,但是金额和在编老师差距很大。

编制教师的优势

1.教师的编制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2.有编制的教师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资也增加。无编制人员工资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一般无法保证。近几年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

3.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可以调动可以晋升可以评定职称。

4.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其他没有机会。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编制和非编的具体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换个姿势看山东-天天豪礼有惊喜-全新界面国际范儿】

齐鲁

最懂山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

【胡律师说法】听说事业单位又招人了,劳务派遣值得去吗?_黄河新闻网

    太原理工大学对外“招聘”6名从事网络维护管理的人员,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受理工大委托,采用劳务派遣方式,录用后派遣至理工大工作。劳务派遣工和一般劳动合同工有什么不一样?值得报名吗?

    

    劳务派遣又叫人才租赁、劳务外包,是我国《劳动合同法》允许存在的用工形式,灵活补充劳动合同用工制度,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上使用,自2008年以后,劳务派遣制度逐年普及,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在主营业务岗位上大量使用派遣工。

    

    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派遣协议,派遣单位按用工单位给的要求组织招聘、就业培训、并负责薪酬保险等,员工与自己的老板(派遣单位)签劳动合同,被派往具体用工单位劳动。

    国企、事业单位中的派遣工主要解决编制饱和难以扩充时的用人问题,常见的如:协警辅警、协管员、公益性岗位、协税员。

    私企派遣工主要考虑降低人事成本、规避纠纷和风险、管理方便可以随时解雇。

    劳务派遣看似符合市场供需规律,但事实上形成了新的不平等的二元用工制度。

    

    

员工签下劳动合同,意味着企业要对之负责,不说工资五险一金不能少,招聘、培训、解雇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都要花钱。“好钢要用在刀背”,将有竞争力的正式员工用在核心岗位上, 那些技能专业要求不高、可替代性的岗位用“临时工”即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劳务派遣公司一条龙服务,用人单位只管用就行,摆脱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包袱,员工招进来不胜任、离职补偿、发生纠纷时的举证责任倒置、同工同酬等麻烦事儿全没了,开心,爽!

   

    个人不建议选择派遣工。

    

    同共同酬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理想,现实情况截然相反。派遣工总是干得多干得累,工资不能和正式工比,保险缴纳基数按低水平交,公积金很可能没有。过节福利、年金奖励更别想了。

    

    在正式工眼里,派遣工相当于外人,虽然同处一个科室,同事间的差别待遇无处不在。当着你的面交头接耳,聚餐不叫你,就连开黑都不带你玩。你说气不气?

    

    任务完成或合同到期,派遣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等待下一次派遣。用人单位如果裁员,派遣工必然首当其冲。有的领导口头承诺,表现优秀考虑转正录用,这饼画得再大再好也是虚的。派遣岗位本身不是核心要职,转正几乎不可能。

    当然,话不能说死,劳务派遣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单位对待派遣工比较正规,以上仅本人片面观点,选择应聘与否,还是得您自行定夺。

事业单位实行合同制 3100多万职工告别“铁饭碗”_央广网

一键登录

 > 

事业单位实行合同制 3100多万职工告别“铁饭碗”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6月30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明天起实施,条例明确要求,“

”这意味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铁饭碗”即将全面打破,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超过3100万人,他们的命运将受到什么影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此次改革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关系确定为“合同关系”,逐步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自2002年至今,通过推行聘用制度,全国90%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经签订了聘用合同。

  尹蔚民:我们也要看到,聘用合同签订工作还有“死角”,不少单位的合同管理流于形式、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聘用合同还没有充分体现行业、岗位特点,要继续扩大聘用制度的推行面,做到聘用合同应签尽签,消除制度推行的死角。

  此次大改革,有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条例》中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这,会是涨工资的前奏吗?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表示,这是一种工资改革的大思路,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涨工资”。

  吴江:过去什么决定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过去是财政有钱,工资才能涨。今后的增长是要和市场、绩效、平均工资、物价联系在一起。所谓正常,就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原来是政府决定,现在是市场决定。

  吴江指出,要实现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首先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调查比较制度,根据各地情况具体测算。

  吴江:比如北京怎么涨,是和北京的企业同工龄、同职位、同学历进行比较,没有调查比较,正常增长就没有来源。物价到底今年涨了多少,通过调查比较测算,最后才能知道北京地区应该不应该涨,所以不是全国,是每个地区都可能有差异。

  

原本,事业单位人员并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体系,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和企业职工相比,优势大,这是一直受到社会诟病的问题。这次《条例》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及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这是不是表明,养老金并轨已经箭在弦上?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认为,新条例虽然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但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吴江: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是和国家的统一制定的保险制度一并来实施的,条例只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规定,下一步还要等待推动,等待统一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的制度进行推行改革,(条例)没有具体说,留下了很大的改革空间。

  对于养老保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中国之声专访时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实行与企业目前实行大体一致的模式,也就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胡晓义:实行单位和个人双方缴费制度,建立起社会统筹的基金和个人账户的基金,这样就可以实行资金的统筹安排和调剂使用。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把现在按退休前最后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发退休费,改成按照缴费年限的长短,缴费多少,来计发退休费。

  为了合理解决待遇差的问题,胡晓义明确提到,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不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目前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打破终身制下狠招,值得点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能否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做行业中的佼佼者,还需要时间的检验,还需要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监管体制来保障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河北数百“定向医学生”遭遇就业难:没有编制

版权数据库

生命时报

品牌活动

环球旅游周刊

环球时报公基金会

讽刺与幽默

舆情中心

Global Times

2015-08-13 09:07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一跃达到749万,增长势头不减,再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然而,对于“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来说,或许这“史上更难就业季”原本和他们没太大关系。因为,为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从2010年起,国家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这些医学生在获取入学通知书前,必须与培养学校和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理论上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和相关用人单位签署了就业协议,当然就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今,首批5000人定向医学生已经毕业,不少学生就反映,他们在报到和就业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问题。

此前,中国之声曾关注并报道了广西的部分医学生在就业时遭遇被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情况。而河北的300多名医学生,近日也向中国之声反映,他们按当初的协议向县级卫生局报道,对方却不给他们安排工作。河北省的这上百个医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房凯威是河北医科大学的一名全科医学生,5年前他与石家庄市平山县卫生局签订了一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按照协议,今年7月份毕业后,他应该在拿到报到证15天之内向平山县卫生局报到,并且由其与基层服务单位也就是县卫生院签订就业合同,落实就业安置问题。如今,包括房凯威在内的300多名河北地区医学生,已经毕业了一个多月,但是就业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县卫生局表示工作的事儿他们解决不了。

房凯威:我去报到的时候,县卫生局说省里面的文件还没下来,让我们等,最近就是让我们填写了一个规范化培训申请表,其他的办理工作的手续,入职的手续都没有办。

孙铁志也是河北医科大学的一名刚刚毕业的定向医学生,他表示当初选择签这个协议,一方面是因为免费培养,再有就是考虑到县级基层卫生院工作可能相对轻松。但是没想到5年后,为了能够签下一份就业合同,他几乎跑断了腿。

孙铁志:跑的次数多了也慢慢不想去了,因为每次去都是一样的答复,你回家等吧,上面没有政策。你想要工作安排?人家(县卫生局)医政科说我管不了这个,你问人事科,人事科说我们没有这个权力。

7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就共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工作,并且5月27号教育部等6部门也下达过有关意见,要求切实做好免费医学毕业生就业安排,要求毕业生到相应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到后,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与之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那么县卫生局为何不给安排工作呢?记者以学生的身份来到了石家庄市平山县卫生局。人事科负责人付平灵解释说,没有上面的文件他们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

付平灵:签协议,那协议你说怎么签啊,协议呢?咱们就凭空写出来一个协议吗?

记者:昨天我们给省卫生厅打电话,人家说你去下面催他们吧。

付平灵:你催我,可是你说这个协议该怎么写呢?经费、开支渠道怎么弄?

记者:是得有一个上面的文件下来,咱们按照那个规定来是吗?

付平灵:对啊,你不可能自己独家独创一个对吧。

县卫生局人事科的付平灵告诉我们,她曾经咨询了周边的不少其他县城的卫生局,全部都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于首批定向医学生的工作落实问题,谁都不愿意第一个站出来解决。

付平灵:这个事儿怎么说呢,不是光咱们一个县的问题,因为你们这个事儿我专门给23个县市都打过电话,都有这个情况,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咱们平山县估计也不会去当第一个,只能看看别的地方。或者市里面省里面,再出台一个更详尽的一点儿政策,开天辟地第一回,你们是第一届,谁都怕把这个政策理解有偏差。

就业没有解决,河北省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却即将开始。按照河北省卫计委7月初发布的有关通知,河北今年毕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必须先到定向就业的县(市、区)卫生局报到,办理相应的人事关系手续,然后以单位委派培训对象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据了解,河北的300多名医学生基本都已经填写了规范化培训的申请表。

人事关系的手续没有办理,就业合同没有签,也就意味着房凯威等医学生并不算是县卫生院的员工。那么这300多个医学生,该以什么身份去参加规范化培训呢?

有关身份的问题,平山县卫生局人事科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既然已经帮你提交了规培的培训申请表,就表示“已经认可并且确定”你们的身份了,但是想要和县卫生院签订聘用合同,还得等上面的详细文件。而河北省卫计委的科教处,负责人张哲是这样解释的。

张哲:你们去报到啊。

学生:我们去啦,一个月他们不给安排工作。

张哲:让你们参加规培,没说安排工作的事儿啊?

记者:卫生厅的文件说,让我们以单位人的身份委派我们去参加规培,我们现在都不是单位人,怎么参加培训?

张哲:无论什么人,他们接收了,报到了,我们说你是单位人,你就是单位人,并不是说你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记者:那不得先和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吗?

张哲:那是你要去县里面去和他签的。

河北省省卫计委的文件明确规定,医学生需要先就业,然后以单位人身份参加培训,而这位负责人先是说他们不负责安排工作的事儿,然后又说即使没有安排工作也可以参加规培。最后,他表示,相关文件已经下发下去,有关落实工作的问题,得去找市卫生局和县卫生局。

张哲:我跟你说啊,你们说的一切事儿,都是县卫生局干,而且我们对县卫生局有要求,你问我,我没法给你解决,我也不可能说为了你给县卫生局打电话。他不知道文件,去市卫生局问,他(县卫生局)说收不着,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该发的都发了。

此外,还有一个令毕业生们不解的问题是,当初和县卫生局签订的合同中,明明写的要将他们“纳入编制管理”,但是包括房凯威在内的毕业生,咨询了当地各级卫生部门以及人社部门,对方均表示“没有编制”。对此,张哲给出了解释:

张哲: 就是人事代理,合同制,跟编制管理相同的待遇,就是专属名词,有它的含义,并不是你们理解的字面意义。

记者:劳务派遣,但是待遇和有编制的是一样的?

张哲:对。

但是,省卫计委科教处张哲也表示,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们对于乡镇卫生院给予毕业生在规培期间的待遇,并没有做硬性要求。

张哲:乡镇卫生院的那个钱,我们对底下的要求啊,因为毕竟你们不属于编制管理,人家也没有财政的这个钱,必须从自收自支的利润里面去掏这个钱,这就很难保证。但是我们就开了个松口,根据实际情况来,有就多给,少就少给,没有就先欠着。但是培训基地的生活补贴还是按月给发。

即使没有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首批定向医学生工作岗位也应及时落实到位。无奈之下,记者和几位医学生又来到了石家庄市卫生局一探究竟,该单位科教处负责人刘敬涛表示,对于培训期间没有身份的问题,虽然市卫生局也很担忧,但是除了等,他们也没有办法。

刘敬涛:你找到我们来,其实我们现在能掌握的东西,你们也手里头也有,就是那两个(和规培有关的)文件。这个涉及到因为当时涉及到6部委这个文件,国家意思你们现在毕业完了,先让你们参加这个规培,他也得和有关部门去协调这个事儿,也不是光卫生部门一家说了算,而且现在还涉及到各个县卫生和计生部门合并,只能说是把你们接收,给你们盖章把你们报上参加规培,先走一步算一步。(记者王逸群)

俄外长:西方在推行反俄政策时实践了“真正的抢劫”

普京称俄乌谈判实际上已暂停

快讯!外媒:G7农业部长谴责印度临时禁止小麦出口

枢密院十号:否决特朗普提议,美海军从核战争边缘退了一步

枢密院十号:加大战争赌注!乌克兰要扩军百万

瑞士媒体: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将成投资“超级趋势”

北京西城区通报5家未按要求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企业

北京市丰台区公布截至14日15时封管控区域

小学生赏花顺便立了个功:铲除125株罂粟!

“阳性快递”如何防范?湖南疾控专家解读

社评:想做全球抗疫“领导者”,美国不够格

近百名司机包围台疫情指挥中心抗议 大喊“草菅人命”

张馨予最新大片释出

鹿晗时尚大片 帅气有型

宝珀Blancpain鼎力支持“腔棘鱼探险研究”第六次考察之旅——初探科西嘉角

童笔绘春天

羽毛球韩国大师赛:陈雨菲首轮晋级

欧冠:拜仁备战四分之一决赛次回合

海螺珍珠,稀有的“粉红色火焰”

在海牙市场感受人间烟火

点击进入环球趣云购

荞麦菊花U型枕

益元黑八珍代餐粉

轩妈芝士蛋黄酥

再见了,铁饭碗!编制全部取消!这里已实行!_新闻_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待遇好,常常让人羡慕不已。

不过,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所制定的总体目标的时间点2020年,越来越近了。

事业单位分类即将完成,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人员出路不同,关系到3000万在职职工。

就在近日,有消息称:

某地已经率先打破“铁饭碗”

编制要取消了?

这是真的吗?

7月16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召开,天津开发区党委为新聘任领导颁发聘书,同时也标志着其法定机构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革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实行授薪人员总额管理,

7月中旬:天津开发区召开改革动员部署大会,干部选择是否参与竞聘。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开展中层干部竞聘工作。

8月中旬:完成内设部门、事业单位“三定”方案编制工作。

8月底:完成基层干部竞聘工作。

而在近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相关工作报告也提到,

而在此前,辽宁已经

在这次改革中,

,但把资源向经济发展主责主业部门倾斜,专业招商部门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2个,占内设部门总数的34%,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人员比重达到85%。

“开发区原来行政事业编制加起来大概有1000多个,改革之后这些编制全部取消,实行员额制,原来是国家干部,以后是法定机构合同制工作人员。”天津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伟铭说,本次改革确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开放灵活的用人机制,

打破固有身份、年龄、资历等条条框框和隐性台阶,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让有为者有位,不拘一格用人才。

实行员额制

也就是说

实际上,今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就联合发布通知,指出

(一)

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转制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可继续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

(二)

2018年12月31日之前已完成转制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可继续免征五年房产税。

(三)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

(四)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中资产评估增值、资产转让或划转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印花税等,

一类是承担行政职能的

二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是从事公益服务的

这个去向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1)对于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果调整为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其人员可转为公务员,但编制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

2)对于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果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行政机构后,任务不足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其人员也随之分流。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海事和航运管理(港口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移民管理,文物管理。

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转制单位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

在职职工也会转为签订劳动合同,而不再是原有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工程勘察设计,市政公用经营与作业,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农场、园艺场、养殖场、苗圃和经营性林场等农业养殖(种植)机构,技术开发类科研,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商业性地质勘查,招投标代理,一般性评审认证,咨询服务,评估鉴定,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经营性康复疗养,房屋修缮,物业、车辆服务,部门文印机构,投融资,担保,粮食收储,物资、图书、仪器设备供应,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影剧院,影视音像制作销售,演出中介,新闻媒体的印刷广告发行传输等经营部分,电影制片厂及其他各类公司(厂)等。

公益类事业单位是大头,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这类事业单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差异较大,基本功能不同,服务对象不同,运行机制不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改革重点也不同,需要区分情况实施不同的改革举措。

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公益性宣教机构(党员电化教育、讲师团等),考试机构等。

基础研究或社会公益性科研等。

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美术馆,科技馆,群艺馆(文化馆),文物考古保护,文献情报,广电信号传输和技术监测,出版物审读,体育运动项目管理等。

疾病(疫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计划生育服务,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经办和公积金管理,优抚安置,法律援助,婚姻登记,公共就业服务,社会福利机构,公益性残疾人康复机构,老龄妇幼工作机构,学生资助管理,离退休干部服务等。

人工影响天气,防汛抗旱防火,应急救援指挥,无线电监测,人防指挥保障,信息安全保障,重要或应急物资储备等。

:基础测绘和公益性地质调查,农机安全监理,经济社会调查与统计,渔业船舶检验,植物检疫,地震监测,环境监测,网络监测,工程标准定额,自然资源保护,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流域河道管理,园区管理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价格监测,价格认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生态公益型林场,公共资源交易,土地整理储备,实行无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乡镇(街道)综合为民服务等。

质量稽查,食品药品稽查,国土监察,环境监察,安全生产监察,劳动保障监察,交通运输监察,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城市综合执法,农业监察,林业监察,水利监察,财政监察,节能监察,旅游监察,卫生监督,知识产权管理,档案管理,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散装水泥管理,政策研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政府投资和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资金评审支付,政府资金和项目管理,举报投诉维权,电子政务,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金融协调与服务,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驻外省市联络机构等。

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技工技师和职业院校,电大函授及远程教育,老年大学,幼儿园等。

基础应用科研等。

需要重点扶持的文艺院团,文化宫,公园,体育场馆,体育训练基地,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

非营利性医疗保健,职业病疗养等。

人才交流服务,人防工程管护,对外交流服务,种苗良种培育,混合经营型林场,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公益性地质勘查,实行有偿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等。

时政类报刊,广播电视,彩票发行,公益性规划设计,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公益性培训机构,公证,重要涉密文印机构,经济仲裁,殡葬服务等。

今后高校和公立医院会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干事业的地方。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完善聘用制度,加强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符合不同行业、专业和岗位特点的公开招聘制度,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

健全岗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的调整办法,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组织实施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推行工作,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基本工资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同时,国家将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

|

© 1997-2017 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51—82898383

学校部答:用人单位提及的人事代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_回声嘹亮_青年之声__中国青年网

学校部答:用人单位提及的人事代理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影响?

团委的老师,我是刚毕业的学生,我想问一下用人单位总是提及的人事代理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同学,你好!人事代理是政府人社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提供人事管理服务,包括保管人事关系档案、核定工龄、接转党团组织关系、办理各种社会保险等。按照中组部和人社部的有关规定,一般由各级政府人社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事代理工作。作为刚毕业的学生,你只需按照学校就业工作的一般流程、正常办理相应的手续即可。

|

|

|

|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河北数百“定向医学生”遭遇就业难:没有编制_央广网

 > 

河北数百“定向医学生”遭遇就业难:没有编制

2015-08-13 07:35:00 来源:

  央广网石家庄8月13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一跃达到749万,增长势头不减,再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然而,对于“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来说,或许这“史上更难就业季”原本和他们没太大关系。因为,为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从2010年起,国家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这些医学生在获取入学通知书前,必须与培养学校和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就业协议,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理论上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和相关用人单位签署了就业协议,当然就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了。事实真的如此吗?如今,首批5000人定向医学生已经毕业,不少学生就反映,他们在报到和就业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问题。

  此前,中国之声曾关注并报道了广西的部分医学生在就业时遭遇被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情况。而河北的300多名医学生,近日也向中国之声反映,他们按当初的协议向县级卫生局报道,对方却不给他们安排工作。河北省的这上百个医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房凯威是河北医科大学的一名全科医学生,5年前他与石家庄市平山县卫生局签订了一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定向就业协议书》,按照协议,今年7月份毕业后,他应该在拿到报到证15天之内向平山县卫生局报到,并且由其与基层服务单位也就是县卫生院签订就业合同,落实就业安置问题。如今,包括房凯威在内的300多名河北地区医学生,已经毕业了一个多月,但是就业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县卫生局表示工作的事儿他们解决不了。

  

  孙铁志也是河北医科大学的一名刚刚毕业的定向医学生,他表示当初选择签这个协议,一方面是因为免费培养,再有就是考虑到县级基层卫生院工作可能相对轻松。但是没想到5年后,为了能够签下一份就业合同,他几乎跑断了腿。

  

  7月底,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就共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就业工作,并且5月27号教育部等6部门也下达过有关意见,要求切实做好免费医学毕业生就业安排,要求毕业生到相应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到后,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与之签订聘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那么县卫生局为何不给安排工作呢?记者以学生的身份来到了石家庄市平山县卫生局。人事科负责人付平灵解释说,没有上面的文件他们也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

  

  

  

  

  

  县卫生局人事科的付平灵告诉我们,她曾经咨询了周边的不少其他县城的卫生局,全部都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对于首批定向医学生的工作落实问题,谁都不愿意第一个站出来解决。

  

  就业没有解决,河北省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却即将开始。按照河北省卫计委7月初发布的有关通知,河北今年毕业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必须先到定向就业的县(市、区)卫生局报到,办理相应的人事关系手续,然后以单位委派培训对象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据了解,河北的300多名医学生基本都已经填写了规范化培训的申请表。

  人事关系的手续没有办理,就业合同没有签,也就意味着房凯威等医学生并不算是县卫生院的员工。那么这300多个医学生,该以什么身份去参加规范化培训呢?

  有关身份的问题,平山县卫生局人事科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既然已经帮你提交了规培的培训申请表,就表示“已经认可并且确定”你们的身份了,但是想要和县卫生院签订聘用合同,还得等上面的详细文件。而河北省卫计委的科教处,负责人张哲是这样解释的。

 

  河北省省卫计委的文件明确规定,医学生需要先就业,然后以单位人身份参加培训,而这位负责人先是说他们不负责安排工作的事儿,然后又说即使没有安排工作也可以参加规培。最后,他表示,相关文件已经下发下去,有关落实工作的问题,得去找市卫生局和县卫生局。

  

  此外,还有一个令毕业生们不解的问题是,当初和县卫生局签订的合同中,明明写的要将他们“纳入编制管理”,但是包括房凯威在内的毕业生,咨询了当地各级卫生部门以及人社部门,对方均表示“没有编制”。对此,张哲给出了解释:

  

  但是,省卫计委科教处张哲也表示,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们对于乡镇卫生院给予毕业生在规培期间的待遇,并没有做硬性要求。

  

  即使没有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首批定向医学生工作岗位也应及时落实到位。无奈之下,记者和几位医学生又来到了石家庄市卫生局一探究竟,该单位科教处负责人刘敬涛表示,对于培训期间没有身份的问题,虽然市卫生局也很担忧,但是除了等,他们也没有办法。

  

编辑:任芳

关键词:定向医学生;就业难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 客户端

取消编制 高校迎来放权 面临哪些挑战?-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来源标题:

2016年年初,在北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人士说,将重点研究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的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早在2015年5月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但这一关乎高校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举措还是稍有“风吹草动”便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为什么取消编制?取消编制后教职工的工作是否稳定?养老与社保会受什么影响?新进教职工的户口怎么办?大家议论纷纷。为此,本版特别邀请作者对高校取消编制的意义和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解析,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

编制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教师编制是大势所趋。对于政府和高校来说,编制是高校岗位设置、核定收支和财政给予补助的依据。编制涉及高校的人权和财权,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正因为如此重要,高校又是具有办学自主权的学术机构,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行政机关一直在试图科学测算高校编制,但问题颇多,出台的只是试行办法和草案。1985年,原国家教委下发的《普通高校人员编制的试行办法》,第一次明确地将校(院)本部、专职科研人员、实验实习工厂、直属单位列入编制范围,根据学校不同类型,以在校学生人数为标准和依据制定了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及教师与学生的比例。90年代末,随着高校的合并、扩招,为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和提高办学效益,教育部对高校编制管理进行积极的探索,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便是控制生师比,提高教师比例和降低非教师比例。1999年,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草案)》,作为高等学校编制管理的临时办法,在一定时期发挥了指导作用。这两个文件都是从宏观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寻求招生规模与编制之间的关系,以不同招生规模、不同科类的不同生师比或生员比确定各高校编制数量和规模,从而对编制进行控制。但是,单纯从招生和人才培养规模的角度进行控制,就只强调了教学职能,忽视了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并且,不同类型的学生,如研究生与本科生、专科生,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如何确定合适的师生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一刀切”的办法是行不通的。

高校现有编制是在上述两个文件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核定的,之后一直没有调整。近20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任务量成倍增长,事业发展与编制紧缺的矛盾愈演愈烈。1998年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普通本专科、研究生人数增加了约6倍,而教职工人数仅增加1倍多,教师编制增加大约2倍。编制捉襟见肘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缓解这一矛盾,高校不断在用人机制上进行创新,积极探索聘用合同、劳动合同等契约管理方式,不少高校都实现了全员聘用,试行劳务派遣,推行人事代理。在编制的限制下,高校在人事自主权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掣肘,既要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要在核定的编制内解决问题。为此,把宝贵的编制资源用于事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增加了大量编外人员。这部分编外人员与编制内人员在工资、社保、职称评定、住房补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没有把这部分人员考虑在内,带来了系列遗留问题。在政府控制和核定编制的情况下,高校也无法真正实施聘任制度,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前两年,教育部人事司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高校希望改革编制管理方式甚至取消编制管理,认为“编制与身份挂钩太紧,弊大于利”“编制管理过死、编制偏紧”是最突出的问题。

高校取消编制管理,符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现有事业单位可划分为行政类、经营类和公益类三个类别。其中,公益类又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划分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功能,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依据。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中小学。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如高校、公立医院等。2011年《国办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编制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建议尽快实施高校编制备案管理,高校自主确定人员规模并实施动态调整。2015年5月,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在取消高校编制的过程中,政府、高校和教职工都面临诸多挑战。

政府对于政府来说,一是要改变编制的管理方式,由传统的编制控制变为监督和备案;二是对于高校拨款方式的改革,取消编制并不意味着对于高校的财政拨款要减少,随着教育经费的增加,对于高校的拨款也要持续增长。之所以要保留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主要是因为高校的公益属性,不能实施市场化和产业化,还需由财政进行拨款。拨款方式要由传统的按编制“人头”拨付,改为综合经费核算办法和拨付标准,拨款标准要考虑学科专业性质、人才培养的数量与类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综合因素,而与教职工规模没有多大关系。三是要解决政策空窗期的问题。传统的编制管理附带多种身份属性及福利属性,如北京市政策规定:提供给事业单位的北京户口指标,只能用于编制内人员,上海市养老保险有关政策规定,超出编制限额的人员不能按照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诸如此类的政策规定为编制附加了更大价值。在取消编制后,新进教职工的户口、养老、社保、医疗等问题如何做出合理的政策规定,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文件。

责任编辑:

受台风“安比”影响,北京再次迎来强降水,大家出行一定要注意这些事项。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三伏来了,头伏的饺子您想去哪吃?

裁判长着“电子眼”,足球有颗“智慧芯”……世界杯看的不只是足球,还有科技的变化。

进入6月,漫天飞的促销红包、预售、定金、满减信息,预示着“618”年中大促即将来临。

热浪袭城向水而行,找一个玩水的地方去消暑,北京有哪些玩水的好地方呢?

毕业不做“弃档族” 专家提醒:别把人事档案抛之脑后_河北新闻网

    日前,很多高校毕业生在网上吐槽,毕业了,但是由于没找到工作,所以档案一直在自己手里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更有部分大学生直接将“档案一事”抛之脑后。

    据了解,现在有接近四成的毕业求职者都加入了“弃档族”,很多高校毕业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档案放在哪里,更没有意识到档案出了问题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

毕业生“档案”(资料图)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高校毕业生。“我毕业之后应聘了几家公司,都是带上个人简历、毕业证和身份证之类的就可以了,没有一家用人单位跟我要档案。”河北大学的刘墅告诉记者。

    河北农业大学的赵婷说:“现在用人单位都是注重能力,能胜任工作就行。我觉得档案代表着你之前在学校的一些经历,都已经过去了,应该不太重要了。”

    “现在大学毕业生跳槽的事经常发生,繁琐的档案问题反而成了大学生跳槽的牵绊。”河北金融学院的韩朝伟说:“现在找工作期间还用不到档案,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找出来就好了。”

    

关注“档案归宿”问题(资料图)

    人事档案是什么?大学生档案里究竟“藏”着什么东西?一份档案对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影响?能不能自己保管?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做出了解答。

    

    记者从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了解到,“人事档案”和“学籍档案”有所区别,毕业生应对档案提高重视,充分了解自己的档案。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大学生的高考成绩、在校期间表现、家庭情况、奖惩情况等。大学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报到证,并由学校将档案转至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者是委托代理的人才服务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就成为了人事档案。

    据介绍,毕业生的档案中,一般包含高中学籍表、高考材料、在校期间各科成绩单、学生(学籍)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在校期间表现及奖惩情况等材料。

   

    据了解,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高校毕业生到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到无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就业的,可由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负责提供档案管理等人事代理服务。高校毕业生离校时没有就业的,档案可由学校统一发回原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保管。档案不允许个人保存。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收费标准为:单位委托保管的12元/人.月,个人委托保管的10元/人.月,单位或个人委托单纯存档,不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的3元/人.月。应届高校毕业生免收毕业后2年人事档案管理费。

   

    河北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人事档案相当重要,毕业生在办理养老保险、 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职称申报等都需要审查档案内的相关记载。”

    毕业生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家庭情况、奖惩表现的文字材料,应谨慎保管,及时存放到用人单位或人才服务机构。如若不慎丢失,请尽快到材料形成院校或单位补办。

    

    大学生毕业后不应该将“档案问题”抛之脑后,应该尽早解决档案的归宿,以免日后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大学生待业期间应多参加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通过“双选”的形式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心仪工作。

    据悉,由河北人才网主办的河北省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正在进行中,截止时间为8月9日。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可登陆官方网站河北人才网(www.hbrc.com.cn)和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网(bys.hbrc.com.cn)参与其中。

    另据了解,河北人才网将于7月25日下午15点30举办第二期“就业创业网络沙龙”活动。活动将在线帮助求职者分析求职难、选职难、融入难、提薪难、升职难等多个支持困惑,引导求职者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职业、科学规划职场生涯。(文/实习记者 孟光磊)

要下决心、出重拳,彻底清理整治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

对这场“裸体拆迁”事件,政府绝不能敷衍了事。

下载“在河北”上传宝贝美照吧!为宝贝投票,还有幸运奖品!

关于《河北省出台建筑

造价管理办法》发布会

宝鸡医改模式:“淡化编制”破解医疗人才困局-中青在线

中青报客户端

    “医疗人才奇缺、优秀医师青黄不接。再加上没有编制,想来的人来不了,不行的人走不了……”医疗人事制度改革前的用人困境,曾令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院长任炜伤透了脑筋。

    任炜的头疼事,也是包括宝鸡在内的西部地区面临的普遍难题。长期以来,受制于编制数量少、薪酬待遇低,宝鸡市的公立医院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医疗水平的提升受到严重制约。

    2010年,宝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而实际上,针对紧扼医改“咽喉”的医疗人事制度的一系列创新,早在此前启动。

    “直面医务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待遇低’的现实,宝鸡开出的‘药方’是‘两放开一搞活’。”宝鸡市卫计局局长、市医改办主任宁建国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一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在淡化编制管理,放开人事权和分配权,搞活绩效考核。

    “宝鸡市公立医院的人员编制,核定于上世纪80年代初,30多年未作调整。”任炜介绍,2003年时,宝鸡市中心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为643名,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64名,研究生仅有7名。

    2004年1月,全员聘用制在市中心医院全面推行。这一变动中,编制的审批管理被淡化,医院被赋予了在编制外用人的充分自主权。院内科室按照需求、岗位提交用人申请,医院确认后上报市卫计局、人社局,面向社会统一组织招聘。对于新聘用人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和合同管理,人事档案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由此,实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同时,人员的“铁饭碗”被打破。医院对科室、科室对岗位实行二级考核管理制,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两次无法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予以解聘。

    虽然管理严格了,但新聘人员却不必有后顾之忧。新聘人员与编制内人员享有同等待遇,并纳入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障机制,此举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这样的“淡化编制”,既放开了“进口”,又畅通了“出口”,将人才的有序流动变为常态。2015年,宝鸡市中心医院完成了从“64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7名研究生”到“拥有1663名专业技术人员,3名博士生、220名硕士研究生”的飞跃。

    宝鸡市公立医院的在岗人员也从原有的2338个增加至6028个,其中聘用人员占到76.92%,先后引进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达到372人,拥有高级职称的156人。作为首“吃螃蟹”者,2014年,宝鸡市医改汇报组走进中南海,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地市级汇报单位之一。

    如何使吸引来的人才长久留下?与淡化编制相配套,宝鸡市放开收入分配自主权,实行岗位加绩效工资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成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

    除基本工资,医务人员的其余收入按岗位核定绩效。一岗一薪、异岗异薪。个人收入分配重实绩、重贡献,并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和高风险岗位倾斜。

    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绩效工资占到工资总额的60%~70%。绩效工资的分配,向临床一线、学科带头人、优秀管理人员倾斜,“不养闲人、不亏能人”。这样的能者多得体系,使中心医院的员工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保持了3~5倍的差距。

    “与之类似,宝鸡市公立医院员工最高、最低薪酬差的平均值,也达到了2~3倍。”宁建国补充说,各院还划定了“红线”——不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薪资报酬坚决不与药品、耗材、大型医疗检查等挂钩,杜绝了“以药养医”。

    改革后,宝鸡市的6所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年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48516元增至2015年的71628.9元,涨幅接近50%,比当地社会平均工资高出98.68%。

    不仅要留住人才,更要吸引人才到基层去。对市、县公立医院医生到基层和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的,只备案不审批。与此同时,限制基层骨干向上逆流动,设定最低服务年限,有效解决了基层人才的匮乏和流失问题。

    此外,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凤翔县医院为例,本科学历来就业,先给4万元安家费,再提供10万元的免息住房贷款;如果是研究生,再增加补贴4万元。“这就相当于一名硕士,只要到县医院工作就可以直接领到18万元。”凤翔县医院院长李荣华表示。

    目前,在宝鸡市的县级公立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42%,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达到90%和85%,有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医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比改革前有了显著提升。

    在以人才提升医疗水平的基础上,宝鸡市还开展了“外联上挂、引智引技”战略。市级公立医院分别与23家国内外一流医院、学科和69名国内著名专家建立多方位技术协作,一批国内先进技术、项目落户宝鸡,带动了全市学科建设和人才质量的不断提升。

    因罹患肺部疾病,当地村民王小军的父亲先后在乡镇和县医院治疗半个多月,病情却没有明显好转。几天前,在凤翔县医院的远程会诊室里,王小军和主治医师一起,通过视频连线,得到了北京301医院专家的会诊、指导。

    “足不出县,就能得到全国顶级医院的专家服务。”李荣华说,从2015年6月3日远程会诊平台正式启动以来,已有298例县域内病人实现了和北京专家之间的“面对面”会诊。

    医疗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宝鸡医疗业务的快速增长。2015年,宝鸡市直属的6所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261.38万,总出院16.15万人次,业务收入20.36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40%、65%和204%。

    群众看病“大医院‘一床难求’,小医院‘没好大夫’的状况也得到了根本改善。”据宁建国介绍,目前,96%以上的住院病人在宝鸡市内解决就医,只有不到3%转诊至市外,其中还包括部分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也就是说,宝鸡的医疗力量已完全能够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10月13日 08 版)

    “医疗人才奇缺、优秀医师青黄不接。再加上没有编制,想来的人来不了,不行的人走不了……”医疗人事制度改革前的用人困境,曾令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院长任炜伤透了脑筋。

    任炜的头疼事,也是包括宝鸡在内的西部地区面临的普遍难题。长期以来,受制于编制数量少、薪酬待遇低,宝鸡市的公立医院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医疗水平的提升受到严重制约。

    2010年,宝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而实际上,针对紧扼医改“咽喉”的医疗人事制度的一系列创新,早在此前启动。

    “直面医务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待遇低’的现实,宝鸡开出的‘药方’是‘两放开一搞活’。”宝鸡市卫计局局长、市医改办主任宁建国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一在全市公立医院全面推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在淡化编制管理,放开人事权和分配权,搞活绩效考核。

    “宝鸡市公立医院的人员编制,核定于上世纪80年代初,30多年未作调整。”任炜介绍,2003年时,宝鸡市中心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为643名,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64名,研究生仅有7名。

    2004年1月,全员聘用制在市中心医院全面推行。这一变动中,编制的审批管理被淡化,医院被赋予了在编制外用人的充分自主权。院内科室按照需求、岗位提交用人申请,医院确认后上报市卫计局、人社局,面向社会统一组织招聘。对于新聘用人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和合同管理,人事档案交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由此,实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同时,人员的“铁饭碗”被打破。医院对科室、科室对岗位实行二级考核管理制,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或两次无法考取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予以解聘。

    虽然管理严格了,但新聘人员却不必有后顾之忧。新聘人员与编制内人员享有同等待遇,并纳入事业单位退休养老保障机制,此举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这样的“淡化编制”,既放开了“进口”,又畅通了“出口”,将人才的有序流动变为常态。2015年,宝鸡市中心医院完成了从“64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7名研究生”到“拥有1663名专业技术人员,3名博士生、220名硕士研究生”的飞跃。

    宝鸡市公立医院的在岗人员也从原有的2338个增加至6028个,其中聘用人员占到76.92%,先后引进的博士、硕士毕业生达到372人,拥有高级职称的156人。作为首“吃螃蟹”者,2014年,宝鸡市医改汇报组走进中南海,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地市级汇报单位之一。

    如何使吸引来的人才长久留下?与淡化编制相配套,宝鸡市放开收入分配自主权,实行岗位加绩效工资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成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

    除基本工资,医务人员的其余收入按岗位核定绩效。一岗一薪、异岗异薪。个人收入分配重实绩、重贡献,并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和高风险岗位倾斜。

    在宝鸡市中心医院,绩效工资占到工资总额的60%~70%。绩效工资的分配,向临床一线、学科带头人、优秀管理人员倾斜,“不养闲人、不亏能人”。这样的能者多得体系,使中心医院的员工最高薪酬与最低薪酬保持了3~5倍的差距。

    “与之类似,宝鸡市公立医院员工最高、最低薪酬差的平均值,也达到了2~3倍。”宁建国补充说,各院还划定了“红线”——不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薪资报酬坚决不与药品、耗材、大型医疗检查等挂钩,杜绝了“以药养医”。

    改革后,宝鸡市的6所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年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48516元增至2015年的71628.9元,涨幅接近50%,比当地社会平均工资高出98.68%。

    不仅要留住人才,更要吸引人才到基层去。对市、县公立医院医生到基层和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的,只备案不审批。与此同时,限制基层骨干向上逆流动,设定最低服务年限,有效解决了基层人才的匮乏和流失问题。

    此外,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享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凤翔县医院为例,本科学历来就业,先给4万元安家费,再提供10万元的免息住房贷款;如果是研究生,再增加补贴4万元。“这就相当于一名硕士,只要到县医院工作就可以直接领到18万元。”凤翔县医院院长李荣华表示。

    目前,在宝鸡市的县级公立医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42%,县、镇两级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分别达到90%和85%,有些土生土长的乡村医生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比改革前有了显著提升。

    在以人才提升医疗水平的基础上,宝鸡市还开展了“外联上挂、引智引技”战略。市级公立医院分别与23家国内外一流医院、学科和69名国内著名专家建立多方位技术协作,一批国内先进技术、项目落户宝鸡,带动了全市学科建设和人才质量的不断提升。

    因罹患肺部疾病,当地村民王小军的父亲先后在乡镇和县医院治疗半个多月,病情却没有明显好转。几天前,在凤翔县医院的远程会诊室里,王小军和主治医师一起,通过视频连线,得到了北京301医院专家的会诊、指导。

    “足不出县,就能得到全国顶级医院的专家服务。”李荣华说,从2015年6月3日远程会诊平台正式启动以来,已有298例县域内病人实现了和北京专家之间的“面对面”会诊。

    医疗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了宝鸡医疗业务的快速增长。2015年,宝鸡市直属的6所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261.38万,总出院16.15万人次,业务收入20.36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40%、65%和204%。

    群众看病“大医院‘一床难求’,小医院‘没好大夫’的状况也得到了根本改善。”据宁建国介绍,目前,96%以上的住院病人在宝鸡市内解决就医,只有不到3%转诊至市外,其中还包括部分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也就是说,宝鸡的医疗力量已完全能够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